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天气趋势 天气趋势
都江堰简介_都江堰简介和历史
zmhk 2024-09-23 人已围观
简介都江堰简介_都江堰简介和历史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“都江堰简介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1.文化苦旅都江堰内容简介2.都江堰历史3.描述都江堰优美
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“都江堰简介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1.文化苦旅都江堰内容简介
2.都江堰历史
3.描述都江堰优美词句
4.都堰江简介
文化苦旅都江堰内容简介
《都江堰》通过作者自己游览都江堰的经历,从人与水相辅相成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道的感想:“看上去,是人在治水;实际上,却是人领悟了水,顺应了水,听从了水。只有这样,才能天人合一,无我无私,长生不老。这便是道。”我以为,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,而是都江堰。
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,而是细细浸润、节节延伸,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。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,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。
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,它却卑处一隅,像一位绝不炫耀、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,只知贡献。一查履历,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,它就是都江堰。
作者兴趣
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,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,特别使我愉快的是,傩戏中的水神河伯,换成了灌县李冰。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,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,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,水土滋润。
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,有了一个李冰,神话走向实际,幽深的精神天国,一下子贴近了大地,贴近了苍生。
都江堰历史
1、秦惠文王灭蜀归蜀郡。政区设置始于秦,称湔氐道。汉朝,湔氐道升为县。三国蜀汉,改称湔县、都安县,属汶山郡。蜀汉时,改称湔县,不久改为都安县,属汶山郡。西晋,徙都安于导江村(今聚源镇),在都安旧治(今灌口镇)置晏官县。西晋后期,战乱频繁,政区设置变化极大。刘宋,汶山郡治迁灌口,辖都安、晏官二县。2、刘宋时期(南北朝时代的南朝),汶山郡治迁灌口,辖都安、晏官二县。南齐武帝永明元年(483年),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、汶川县部分地置齐基县(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),与都安、晏官同隶汶山郡。南梁,于齐基县置齐基郡,郡县同治。
3、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,汶山郡还治;改晏官县为汶山县,仍属汶山郡,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。天和四年(569年),废齐基郡,改齐基县为清城县(治所在今石羊镇古城村),属犍为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,废汶山县,以其地并入郫县(今郫都区)。
4、唐武德元年(618年),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,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。武德六年(623年),改盘龙县为导江县,属蒙州,清城县属蜀州。开元十二年(724年),改清城县为青城县。前蜀武成元年(908年),改镇静军为灌州,辖青城、导江二县。
5、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),改灌州为永安军,仍辖青城、导江二县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更永安军为永宁军,不久改为永康军,辖县不变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废永康军为永康寨,以导江隶彭州,青城隶蜀州。哲宗元_元年(1086年),复置永康军,仍辖青城、导江二县。南宋末年,废永康军为灌口寨。
6、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以灌口寨地置灌州,裁撤青城、导江二县。
7、明洪武九年(1376年),降灌州为灌县。洪武十年(1377年),撤崇宁县入于灌县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复置崇宁县。清代、民国沿袭。
8、1950年1月19日,灌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959年2月,郫县(今成都市郫都区)并入灌县,8月又分置。1988年5月,经国务院批准,灌县撤县设市并更名为都江堰市。
描述都江堰优美词句
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,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,被誉为“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”,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。通常认为,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,是全世界迄今为止,年代最久、唯一留存、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,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中文名:都江堰外文名:Dujiang yan所处位置: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建造人物:李冰父子建造年代:公元前256年
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,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。
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,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。
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,文物古迹众多,主要有伏龙观、二王庙、安澜索桥、玉垒关、离堆公园、玉垒山公园、玉女峰、灵岩寺、普照寺、翠月湖、都江堰水利等工程。
都江堰(41张)1982年,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-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。
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,根据联合国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,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、规模宏大、布局合理、运行科学,且与环境和谐结合,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,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2007年5月8日,成都市青城山--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编辑本段气候简介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,年均气温15.2℃,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,年均无霜期280天。
这里四季分明,夏无酷暑,最热的7、8月份平均气温为24℃左右,平均最高气温仅28℃;冬无严寒,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4.6℃,平均最低气温在2℃左右。
都堰江简介
描述都江堰优美词句如下:1、词语
(1)宏伟壮观:都江堰水利工程规模宏大,气势磅礴,堪称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。
(2)历史悠久: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,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,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功能。
(3)功能卓越:都江堰既能防洪,又能灌溉,对于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(4)技艺精湛:都江堰的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,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。
2、句子
(1)都江堰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,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,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功能,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。
(2)宏伟壮观的都江堰,既能防洪又能灌溉,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它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超水平。
(3)都江堰所在地风景如画,山清水秀,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欣赏。游客们不仅能感受到水利工程的宏伟气势,还能领略到周边秀美的自然风光,让人流连忘返。
(4)都江堰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,更是一处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旅游胜地。在这里,游客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,同时也能品味到都江堰市独特的地方风情。
都江堰的简介及历史沿革
1、简介
都江堰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,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、文化和工程价值的古代水利工程。都江堰的建成,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“天府之国”,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。
1994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使其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瑰宝。
2、历史沿革
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,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修,是一项集防洪、灌溉、排沙、泄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。都江堰的历史悠久,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,其功能和效益却始终不变。
从古至今,都江堰一直是成都平原的重要水利设施,对于保障农田生产、维护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中国水利史上,都江堰被誉为水利工程的奇迹,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。
都堰江水利工程是位于都江堰城西岷江干流上。公元250年蜀郡守李冰在前人鳌灵开凿的基础上修建的,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,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,沃野千里的“天府之国”,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,面积近千,是中华文明史上与长城并肩而立的伟大工程,是目前中国保留最完美的古代水利工程。都江堰由鱼嘴、飞沙、宝瓶口三部分组成。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,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,外江排洪,内江引水灌溉。飞沙堰起泄洪、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。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,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。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。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"离堆"。
今天关于“都江堰简介”的讲解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,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